关于“唐太宗对18个妹夫进行性教育”的问题……
作者:碧血汗青
4023字节
点击:14840
回复:3029
所属分类:杂录
创建时间:2007-03-22 18:49:18
最后修改时间:2007-03-22 18:49:18
今天上班时,同事让看一名称十分震撼且彪悍的帖子,出自一者名网站上,于是看之。其内容如下:
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唐太宗对18个妹夫进行性教育
唐太宗为其妹夫举办性知识讲座的故事,原文如下:
“丹阳公主,下嫁薛万彻。万彻蠢甚,公主羞,不与同席者数月。太宗间,笑焉,为置酒,悉招它婿与万彻从容语,握架赌所佩刀,阳不胜,遂解赐之。主喜,命同载以归。”
这一段文字不难理解。唐太宗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了薛万彻,由于薛万彻不懂得行房之道,引起公主的不高兴,以致俩人几个月都不同床。
这件事传到唐太宗的耳朵里后,觉得应该想个办法来加以解决。于是他备办酒席,把他的妹夫(或姐夫)们全部召来大家边喝酒边对薛万彻进行性教育。
之后,唐太宗用他的宝刀与薛万彻夫妇打赌,如果再“阳不胜”的话,这把宝刀归你们。干是,丹阳公主高兴起来,夫妇俩同车返家。
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首先告诉我们,夫妇性生活的不和谐可以使家庭不睦,甚至有破裂的可能,虽贵为皇亲国戚亦然。
唐太宗虽只是“稍逊风骚”的皇帝,但却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数得着的英明君主,武能安邦,文能治国,还懂得性教育的重要和如何实施性教育。
薛万彻虽不见于(隋唐演义)之类的小说和传奇,但正史上记载着他是唐初三大名将之一,为建立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,被封为左卫将军,召为驸马后,加封为驸马都尉,升官为代州都督,右武卫大将军,他能率兵破敌,却不懂得行夫妇之道,是个受教育者。
其次,这个教育的场面也蔚为壮观。唐太宗有十九个姊妹,仅一人早夭,余皆名花有主。“悉召”的驸马爷如果全来的话,当有十八位,若因丹阳公主在而姊妹皆来陪伴的话、就有三十六人,再算上侍奉于酒席劳的宫女、太监,更不知有多少人。
如此大的场面进行的是性教育,足见当时性风尚的开放和人们对性教育所持的开明态度。
最后,(新唐书)是宋代人编修的前朝史,主持编修的欧阳修、宋祁等人皆为当时、也是历史上的名儒,书中对这个故事所持的是肯定态度,于此,也表达了古人对性教育的看法。
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看完之后,俺对这位作者不学无术、自信爆棚、毁人不倦且十分无私地对广大网络小白进行摧残的精神佩服不已,竟无语凝噎。
俺当时就对同事说,此段引文必定有问题,或有脱漏,或有错讹,其中的“太宗间,笑焉,……握架赌所佩刀,阳不胜,遂解赐之。主喜,命同载以归”这几句中,“间”字尚勉强可做“阴闻之”或者“间闻之”解,这“握架赌所佩刀”则无论如何读不通,而“主喜,命同载以归”当为“公主喜,命同载以归”。
于是查之,发现果然有问题,原文为:“丹阳公主,下嫁薛万彻。万彻蠢甚,公主羞,不与同席者数月。太宗闻,笑焉,为置酒,悉召它婿与万彻从容语,握槊赌所佩刀,阳不胜,遂解赐之。主喜,命同载以归。”
“太宗间,笑焉”应为“太宗闻,笑焉”,“握架赌所佩刀”应为“握槊赌所佩刀”,“主喜,命同载以归”一句倒是没错,但我对此十分怀疑,印象中并无“公主”可简称为“主”之记载,大致查了一下汤树达先生的《汉代婚丧礼俗考》关于公主的记载以做比照,也暂时未发现,因此是否果有脱漏存疑先(NINJA同学后来查到有此用法,证明老子的怀疑是错误地,立此存照)。
这一段记载,完全和性问题无关。
薛万彻是唐代名将,薛氏家族十分牛掰,一门四人全是斗将悍将猛将,不过遗憾的是,他在娶公主前至少已经有一个儿子了,在其破薛延陀之役后获封县侯,可见在闺房内他至少没辱没了老薛家的将门雄风,没蠢到不懂行房之道……
古人行文用字十分精准,那位不学无术的作者显然把“席”当“枕席”来解,岂不闻“设之曰筵,坐之曰席”,此处之“席”,显然是坐不同席十分鄙视之意,而不是行房的意思。
薛万彻一代斗将,虽然是世家子,但常年在西域和北方杀戮军阵,斩将夺旗是其所能,玩贵族那套把戏的能耐应该是十分欠缺的,再看他后来死在房遗爱那个低能儿手上,也确实是个天生战将、政治蠢人。“万彻蠢甚,公主羞,不与同席者数月”,十分容易理解,此人多半粗鄙少文不懂贵族小姐的套路,于是让公主觉得十分丢脸,遂坐不同席。
小李知道后,把全部妹夫喊在一起,和薛万彻玩握槊的游戏,“阳不胜”。“阳”字通“佯”,假装不胜,把佩刀输给了薛万彻,让他在众妹夫面前大大地露了一回脸,于是公主十分开心,“同载以归”,这又显然是照应前面的“不与同席”。
这事里小李确实十分可爱,是个妙人,不过我对他这个“阳不胜”又是十分怀疑,小李虽然也时常打打仗杀杀人,不过要说能在玩槊的能耐上赢薛万彻,打死你们我都不信,真出全力的话,他想和薛万彻玩个平手恐怕都困难,所以这个“阳不胜”只怕应该去掉“阳”字才对。
此文尤其妙的时候最后几句:“最后,(新唐书)是宋代人编修的前朝史,主持编修的欧阳修、宋祁等人皆为当时、也是历史上的名儒,书中对这个故事所持的是肯定态度,于此,也表达了古人对性教育的看法。”
老子看完后对丫煞有其事的样子彻底喷了。